当地时间 7 月 22 日,2025 年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团体决赛在印尼梭罗市上演巅峰对决。中国青年羽毛球队以 110 比 90 力克泰国队,成功卫冕冠军,这也是国羽自 2006 年亚青赛团体赛改为混合团体赛制后第 10 次站上最高领奖台。这场青春风暴的胜利,不仅延续了国羽在亚洲青年羽坛的统治力,更展现了新生代选手在逆境中破局的强大心理素质。
一、逆境翻盘:从落后到逆转的冠军之路
决赛开场,中国队凭借男单肖高博(11-5)和男双陈俊廷 / 刘峻荣(11-7)的出色发挥,以 22-12 取得梦幻开局。然而泰国队随后发起凶猛反扑,混双、女双、女单连扳三城,总比分一度以 55-45 反超 10 分。关键时刻,男单小将刘洋名宇挺身而出,在第六场比赛中以 21-10 的悬殊比分强势拿下关键一局,帮助中国队以 66-65 实现反超。这位 17 岁的新星在决胜时刻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冷静,其凌厉的杀球和精准的网前控制彻底压制了对手。
压轴登场的女单徐文婧则用教科书般的防守反击锁定胜局。面对泰国选手安雅芭的快速突击,徐文婧以稳定的底线相持和变速突击掌控节奏,最终以 11-2 干净利落地终结比赛。这位世青赛女单冠军用实际行动证明,她不仅是国羽女单未来的核心,更是团队在逆境中的 “定海神针”。

二、横扫强敌:从小组赛到决赛的全胜征程
本届亚青赛采用全新的 10 局 11 分接力赛制,每场团体赛由男单、女单、男双、女双、混双各两局组成,率先达到 110 分者获胜。国羽从小组赛阶段便展现出统治力:与韩国、越南同处 “死亡之组” 的中国队三战全胜,以小组头名晋级。淘汰赛中,中国队更是以 110-64 横扫马来西亚、110-82 力克日本,强势挺进决赛。
值得一提的是,男双组合陈俊廷 / 刘峻荣在多场关键战役中扮演 “破局者” 角色。半决赛对阵日本队时,两人在男双第二局以 11-5 锁定胜局,直接打破场上僵局;决赛中又在泰国队追分阶段稳住阵脚,将比分优势扩大至 77-74。这对搭档凭借默契的配合和顽强的斗志,成为国羽本次夺冠的重要基石。
三、青训成果:十年十冠背后的体系支撑
自 2006 年亚青赛团体赛改制以来,国羽仅在 2013 年和 2023 年两次未能夺冠,其余年份均将冠军收入囊中。这份辉煌战绩的背后,是中国羽毛球青训体系的厚积薄发。本届赛事中,国羽派出的 20 人阵容平均年龄不足 18 岁,却涵盖了从技术全面的男单刘洋名宇、攻防兼备的女单徐文婧,到战术多变的男双组合等各类人才。
主教练谌龙在赛后采访中透露,队伍在备战期间特别强化了抗压训练:“我们模拟了各种落后场景,让队员们在心理层面提前适应高压环境。事实证明,年轻选手们不仅扛住了压力,还能在关键时刻创造惊喜。” 这种 “以赛代练” 的培养模式,正是国羽新生代不断涌现的关键。
随着亚青赛团体赛的落幕,国羽青年军将目光投向即将到来的单项赛和 2026 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。在本届赛事中leyu表现亮眼的刘洋名宇、徐文婧、陈俊廷 / 刘峻荣等选手,已被视为巴黎奥运会周期的重点培养对象。谌龙表示:“亚青赛的冠军只是起点,我们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在更大的舞台上证明自己,成为中国羽毛球未来十年的中坚力量。”
从 2015 年包揽亚青赛五金到 2024 年实现六冠全包揽,再到 2025 年第十次团体登顶,国羽青年队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亚洲青年羽坛的传奇。当肖高博、刘洋名宇们挥舞着球拍庆祝胜利时,他们不仅为胸前的五星红旗增添了新的荣耀,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羽毛球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。这场胜利,注定将成为中国羽毛球青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。